测径仪 - 旋转式测径仪 - 固定式测径仪 - 智能测径仪 - 激光测径仪 - 光电测径仪 - 大型工业测径仪 - 在线测径仪 - 多项专利 源头厂家 - 保定市蓝鹏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保定市蓝鹏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400-6171-35517331253826

热门关键词: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钢铁产业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 智能测量仪辅助

发布日期:2021-09-30 14:15
信息摘要: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我国钢铁生产...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我国钢铁生产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严重依赖煤基化石能源,是导致碳排放量较高的首要因素。2020年,钢铁产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6%左右。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加强碳捕捉利用是钢铁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因此,钢铁产业亟待研发和应用碳中和前沿技术,实现低碳绿色化转型升级。即将实施的碳税政策更凸显其倒逼作用,将对资源能源密集型的钢铁产业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
从技术层面来看,钢铁产业实现碳中和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一,针对碳达峰和碳减排平台阶段,研发和应用低碳冶炼与全流程低碳加工及智能制造技术,实现高能效和低碳化。在工艺优化、强化冶炼、余热和二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超低排放改造、系统节能、产品高质化等基础上,研发应用低碳高炉、高效连铸、铸轧一体化、在线组织性能调控等低碳冶炼、加工新技术,同时开发全流程信息物理系统,实现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全流程智能制造,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实现碳减排,为碳中和奠定基础。
二,针对钢铁产业快速降碳阶段,在低碳高能效冶炼基础上,研发和应用钢铁-化工联产技术,增加碳汇,实现碳净零排放。基于碳捕集利用,研发应用钢铁-化工-氢能一体化网络集成CCU技术(steel-chemicals-energy networking integration,简写为SCENWI,也称神威CCU技术),通过钢铁-化工协同,为我国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的钢铁产业实现碳净零排放提供最合理、最彻底的解决方案。
三,针对钢铁产业深度脱碳阶段,在低碳高能效和钢铁-化工联产基础上,辅以氢能替代化石能源,研发应用氢基竖炉-电炉短流程新工艺技术,在适宜区域实现钢铁工艺流程革新和能源结构优化,为深脱碳或无涉碳钢铁生产提供全新途径。
钢铁轧制改造升级不能一蹴而就,是个长期研发的过程,智能仪器虽然不能帮助钢铁生产转型,但是它是转型前后均可使用的设备,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与测量质量,降低不合格品的生产,避免了资源及能源的浪费,同时减少轧钢故障,是轧钢生产中的重要组成之一。
目前常用的测量仪有测径仪、测宽仪、测厚仪、测长仪、轮廓仪、直线度测量仪等,可对圆钢、高线、方钢、角钢、六角钢、八角钢、螺纹钢、锚杆钢、钢板、带钢、钢带、H型钢、T型钢等众多类型轧材进行检测。
上一篇:轧钢厂更钟爱的表面缺陷检测仪 自动化检测分析
下一篇:各种类板材均可用的在线测宽仪

关键词: 钢铁,产业,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智能,

推荐资讯
热熔胶棒直径均匀性控制:在线测径仪的

热熔胶棒直径均匀性控制:在线测径仪的

热熔胶棒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产品,无论是日常应用、手工制造,还是工业应用,都有其身影,在生产过程中,其直径的均匀性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体...
2025-08-22
1-7月份全国分省市粗钢产量出炉

1-7月份全国分省市粗钢产量出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粗钢产量7965.8万吨,同比下降4.0%;1-7月累计粗钢产量59446.5万吨,同比下降3.1%。 2025年7月分省市粗钢产量排行榜 1、河北...
2025-08-22
来看看你的产品是否适用单轴测径仪进行

来看看你的产品是否适用单轴测径仪进行

单轴测径仪 是用于测量圆柱形、棒状、线状等物体直径的精密仪器,其应用场景广泛覆盖工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尤其适用于需要对连续生产的长条形产品进...
2025-08-21
唐山钢厂限产通知!

唐山钢厂限产通知!

近期唐山地区多数钢厂表示收到环保限产的口头通知,8月25日-9月3日烧结机限产30%。另外,部分钢厂反馈从8月31日-9月3日开始,高炉限产40%,根据要求各钢...
2025-08-21
板材宽度检测仪器精度是多少?

板材宽度检测仪器精度是多少?

关键词:板材宽度检测仪器,板材宽度测量,在线测宽仪,在线测宽仪精度,板材测宽仪 板材类产品的尺寸检测,宽度是不可避免的,而测宽仪精度能达到多少...
2025-08-20

咨询热线

400-6171-355